拖了两周, 交产品调研的作业:
遍地创业机会?
从百度离职后, 看了很多不一样的东西, 也被很多朋友介绍说去创业吧, 所以有此一篇
遍地黄金的创业机会?
接到过一些创业邀请, 主要在 手机应用, 增值服务 两个方向, 听起来就像是说 “遍地是黄金, 谁不捡就是傻子”
移动互联网现在很热, 也确实有很多一夜暴富的案例, 但是是不是真的就遍地黄金想拿就有? 我还是觉得未必, 一是笨狗胆小, 二还是觉得这不符合我理解商业规律. 我个人觉得 90% 的创业公司 (或者说创业项目比较好) 会死掉这个说法绝对不是夸大其词, 甚至在我看来, 只会更高, 特别是现在很多完全没有仔细思考就一猛子扎进去乱搞的人越来越多, 跟当年股市泡沫好像就是一样的嘛. 移动互联网上的很多创业都是 “觉得一个东西好玩” 就去做, 很多都只是创业者自己的小众需求而已, 没法扩大规模, 没法变现, 最后, 只能死掉
商业模式是才是最后赚钱的核心
前一段在回顾浪潮之巅时, 自己掰出来这么一句话:
创业的最高层次是创造新的生活方式, 并衍生新的商业模式
这句话更多的是想说 Twitter 和 Facebook, 这两个公司都是创造了一种新的生活模式, 让个人的信息发布和联络渠道发生了颠覆性改变, 其革命程度不亚于当年 Google 等搜索引擎把大家获取资料的方式从目录检索变成关键词检索. 但是抛开 “伟大” 而言, 大家都是要吃饭的, 再看看这两家的盈利状况呢? Twitter 现在似乎一直没有一个靠谱的盈利模式, 从外界能获取到的信息看来, 能维持运作就不错了, 而且最近 Twitter 的更新越来越慢, 都让人怀疑他们还在没在好好做产品. Facebook 虽然没上市, 没公布其财务状况, 但是外界的信息显示他家今年的利润应该不下 10 亿美元, 而且吸金能力越来越强. 所以, 这两家我看好 faceboook 的前途 (虽然我不喜欢 facebook 这家企业, 但是喜好和看好是两码事), 觉得 twitter 会在不久的将来挂掉.
两者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是否找到了一个可以健康发展的商业模式. Facebook 利用他强大的用户信息网络, 能将定向投放广告做的越来越准, 而且他的用户黏性保证了这个广告市场只会越来越大, 广告主们竞争越来越激烈, 整个体系是一个健康前进的生态系统. 反观 Twitter, 因为更多的是只言片语, 且有大量的 API/客户端 分流, 用户黏性小 (更多指的是在其网页上的停留时间), 没有定向广告的能力, 又没有从用户那收钱的增值服务, 想不出来后续能靠什么撑下去, 概念最终总还是要落地, 童话的最后公主和王子在一起后, 也还是要过柴米油盐的生活, 不切实际的泡沫总会破灭的.
如果说前面说的更多是对未来的展望和分析, 有个人喜好因素在里面, 那我们回顾下历史. 互联网上这几年 Google 和 Yahoo 应该算是反差最大的两家了吧, G 的绝大部分收入还是来自 AdWords 和 AdSense, 前者依托他强大的搜索技术和用户量, 后者依托其海量数据处理能力和庞大的广告主资源, 虽然 G 一直想多元化经营, 但是很遗憾, 其他部门的营收真的只能算九牛一毛. 而 Y, 一直守着自己的目录式搜索, 跟进关键词搜索的模式还是慢了点, 而且技术也糙了点, 等发现广告市场的风向从 Banner 广告转向精准定位时再去做 panama, 不仅时机上落后于人, 技术上也一直跟不上, 发了那么多 paper 也无济于事. 市场只看结果, Google 两倍于 Yahoo 的 CPM, 再加上几倍的市场份额, 就注定了一个会进入良性循环而另一个在恶性循环中苦苦挣扎, 好像 Yahoo 都快要被收购了?
再举个例子, Apple 和 Nokia. Apple 固然有其工业设计等因素推动其前进, 但是 App Store 确实是个伟大的战略, Apple 通过 iPhone 的强大, 时尚等特性扩大用户群, 然后通过 App Store 来吸引开发者, 把付钱和赚钱的渠道打通, 然后两边都能进入良性循环, 用户能有越来越多的好应用可以使用, 开发者也越来越容易从自己的好作品中获利. 而 Nokia, 现在好像只剩下调侃他 结实 和 续航 的段子了, 功能和设计上的不思进取导致了用户群流失, 对开发者不友好, 开发者很难赚钱导致开发者流失, 最后也就只剩下 Nokia 自己在推官方应用, 以及一些大公司为了安抚用户推出点 Symbian 的客户端, 用户和开发者两边都恶性循环, 最后的结果, 微软要收购诺基亚的谣言好像又越来越盛了?
增值服务都在闷声发大财
前面那个部分基本上都是在吐槽, 也没提出什么建设性意见, 毕竟生活方式的革命不是谁都能想出来的, 最近几年全球在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上的大跃进也基本上掏空了大家的需求. 如果不能 revolution, 那回头考虑下 evolution, 很多传统行业还是在低调的赚钱, 赚大钱, 靠的就是 evolution.
因为工作关系的原因, 过去几年关注互联网广告比较多, 这是个很奇怪的市场, 不管是国外的 Google, Yahoo, Bing 等等, 还是国内的 百度, 淘宝 等终端服务商, 都在拼命发展自己的技术能力, 把系统弄的越来越牛逼, 也越来越复杂, 而需要使用此服务的广告商, 根据个人的了解, 不管国内还国外, 都是小白, 而且一个比一个白. 看起来好像是先进生产力和生成方式跟落后劳动者的冲突了, 解决这个问题, 要么是广告主自己学习进化, 去适应更精细的游戏规则, 但是这个途径太麻烦, 并不是每个人都需要在每个领域都成为专家, 特别是很多广告主是中小企业, 压根没有人力来做这个事情, 大企业很多也没有太多人力来做这事, 那要么就是引入中间人, 让专门的人来做专门的事. 说到这, 想起来前段时间京东老总刘强东在微博上说要自己建干线物流, 其实也是类似问题, 要么由中间人 (干线物流公司) 来完成这部分自己不擅长, 也不必要去擅长的工作, 要么就自己花很大成本去做这事了, 这是一个反例.
回到互联网广告的中间人, 一般会管他们叫 广告代理公司 或 SEM (Search Engine Marketing), 这个市场在国外貌似稍微成熟一点, 在国内大都是很糙的起步阶段. 这里面有非常多的事情可以做, 不同的网络媒体, 不同的投放优化方式, 拿人钱财替人消灾, 据说这个行业的毛利润至少有 10%, 佣金是一部分, 优化后的利润空间自己也可以分一部分, 可惜现在这个圈子缺人缺技术, 好多人都是看着钱在面前, 却捞不到, 腾不出手捞, 没空捞.
在互联网广告之外, 帮别人赚钱也是一门很大的生意, 淘宝自己就是干这事的最大中间商, 什么聚划算啦, 直通车啦, 都是为了更好的让卖家赚钱, 同时自己收佣金或压缩成本获利. 在淘宝之外, 目前应该也有好大一批帮淘宝卖家赚钱的创业企业在行动了, 我猜赚钱也是大大的, 低调发财真好. 因为有朋友在这个圈里, 为了不直接导致市场白热化, 这事就不说太白太细了. 继续感慨 “小钱钱, 真心甜.”
游戏行业的暴利
早几周本科室友 6k 来北京玩, 因为他自己是个狂热的游戏玩家, 同时也在游戏行业做了好几年, 于是就扯这行的暴利. 现在在互联网上现在被骚扰的最多的估计就是游戏广告, 而且游戏广告都很贵, 从这点上来看也就知道游戏有多赚钱, 不然他们不会一直烧下去的.
国内的网游应该已经没有靠点卡赚钱的了, 魔兽世界这种极品不是阿猫阿狗都做的出来且能运营好的, 绝大部分都是靠增值服务, 提供钱换时间的服务, 比如更好的装备, 更快的升级等, 更赤果果的是卖道具, 除了好看啥用都没有的道具, 还贼贵. 考虑到现在做一个真正好玩的游戏确实太费时间太难, 点卡赚钱不靠谱, 破坏游戏平衡性的增值服务又不能搞太多, 那么最后现在大部分游戏的运营模式都进入了这样一个外人看不懂的怪圈:
- 通过免费, 甚至送钱的方式, 吸引大量玩家并努力保持黏性 (赚点卡的境界)
- 发展高端付费玩家, 让大量玩家陪玩, 使他们获得尽可能大的满足感 (破坏游戏平衡性的增值服务境界)
- 引起付费玩家的妒忌, 让他们互相砸钱买无用道具来攀比 (让玩家烧钱给自己的境界)
老实说我自己觉得这种方式太下作, 但是人傻钱多这种事情又不是我能决定的, 官二代富二代烧的钱再怎么来路不正我也没有足够能力去明显改变这个世界, 这里只是说下暴利情况. 千万不要看不起烧钱的玩家, 人家都是可以几秒钟花几万人民币的, 所以, 养好你的免费玩家, 甚至雇点职业玩家陪好人民币玩家, 然后就让他们互相在你的游戏里烧钱就行了. 如果没有那么强烈的正义感, 也不像某些游戏制作人一样有真正的梦想, 有点技术又想快点捞钱, 这个路子确实不错. 但是我还是会持续鄙视做这种游戏, 运营这种游戏, 和在游戏里烧钱的人.
这一节主要是想说, 你是否赞同并支持自己做的事和赚钱是不冲突的两回事, 只要你放的下良心和矜持, 钱也还是比较容易来的. 这一点, 比如 Jack M, 嗯 这事不能说太细.
关于毕业去哪里
因为自己最近换了个地方, 看了看最近呆过的这两家, 更像是同一家的不同阶段. 百度已经相对成熟化, 更多的是靠整体技术和制度在驱动, 而人人相对有更多的个人英雄主义和随意性.
对应届生来说, 如果不是自己能力比较强, 或自己有很好的想法, 还是建议去类似百度这样, 还在上升期的技术性大企业, 学东西相对有保障, 周围有热心的大牛的概率也要高很多, 钱可能会少点, 短期收益不会那么明显, 但是长期来看是在打更扎实的基础. 相对的, 爆发期的小企业会有很多机会, 发挥的自由度会大很多, 如果有不错的底子, 只要是不那么坑爹的团队, 总能干出点很赞的事情. 缺点基本上就是两者的优点互换一下, 大企业的整体框架会相对稳定, 制度比较完善, 每个人更多的会扮演螺丝钉的角色, 而且看事情的面会稍微窄一点, 做的比较好也是某个位置上比较优秀的螺丝钉. 而小一点的地方如果遇上好的老大和团队, 确实能更快更好的成长, 但是这种机会相对可遇不可求, 所以除非确定, 按笨狗胆小心理, 是不会去赌的.
乱弹 EdgeRank
EdgeRank 是今年 Facebook 在 F8 开发者大会上提出的对 fb 新鲜事 (Feeds) 排序的新算法, 用于区别默认的按时间逆序的 timeline. 不像 PageRank 还有很多论文或学术界的资料, 目前没有什么官方资料讨论 EdgeRank, 搜到的资料大部分来自在线广告代理公司或优化团队.
EdgeRank
EdgeRank 用于当某个用户查看他的新鲜事时, 决定这些新鲜事先后顺序的一个排序算法. 算法核心是每个事件对这个用户而言的权重 E, 其计算公式是 E = u*w*d, 其中
- u, 事件生产者和观察者之间的亲密度
- 亲密度主要指的是互动情况, 互动越频繁亲密度越高
- 互动可以是单向的, 比如 A 经常关注 B, 而 B 不怎么关注 A, 那 u(a,b) 和 u(b, a) 的权重不一样
- w, 边权重 (主要是事件的类型)
- 边权重主要受事件类型影响, edgerankchecker 给的关于点击跟其他事件的关系可以大概说明
- i. Avg Clicks Per Like: 3.103
- ii. Avg Clicks Per Comment: 14.678
- iii. Avg Clicks Per Impression: 0.005
- d, 时间衰减因子
- 比较少见到讨论时间衰减因子怎么做的, 猜测是类 log 变化
- 如果将 EdgeRank 公式只保留 d, 则 EdgeRank 退化到经典 timeline 模式
GraphRank
EdgeRank 用于描述某事件对某观察者而言的重要性, 考虑了事件生产者和观察者的亲密度, 事件类型以及时间衰减因子. 而对于一些还不是好友关系的事件需要 push 时 (比如一些公共信息), 或是来自好友的分享, 还要考虑分享是否需要被关注, 则引入 GraphRank 的概念.
GraphRank 跟 EdgeRank 的区别主要是在 u*w*d 之外, 再加了一层事件生产者和观察者之间的相关度, 变为 u*w*d*r.
其中相关度 r 是一个和亲密度无关的影响因子, 亲密度更多受最近的互动频度影响, 相关度则是一个时间无关的特征, 描述两者相似度
EdgeRank 的意义
Timeline 模式对大多数人来说其实已经够用, 而 EdgeRank 排序后的 Feeds, 并不能有一个很好的效果评判标准. 看用户在 Feeds 模式下是否有比 Timeline 模式更好的体验怎么看? 用 item 的先后顺序和点击序列做比较? 很难, 而且因为面对的是有感情的人 难保今天我心情好愿意什么都看看, 明天心情不好就只看所谓的感兴趣内容, 那怎么判断某天的效果好坏? 难不成 fb 还能预测我心情?
从大部分广告相关的资料来看, 受 EdgeRank 影响最大的应该是那些企业用户. 以前企业用户可以花比较低的价格建立一个公共主页 (Page), 然后以比常规广告便宜得多的方式获得大量粉丝 (Fans/Follower), 对于这些成为粉丝用户, 企业的新广告就可以以几乎免费的价格推送到这些人的 timeline 中. 显然这样的结果不是 Facebook 乐于见到的, 你们都可以不花钱做广告了, 那我们喝西北风么? 而且, Facebook 也想通过 EdgeRank 让企业知道, 他的多少粉丝是僵尸粉, 都是没意义的.
回到 EdgeRank 的定义, 相比较 timeline 模式的, 区别就在多出来那两个参数 u 和 w, w 没什么好说的, 可以认为就是简单加权, 或者考虑事件对用户的重要度, u 才是 EdgeRank 的核心所在. 如果 a 跟 b 互动少, 那么 u(a,b) 值变低, 则导致 b 发布的东西在 a 那的排名就会很低, 如果把 a 看成一个粉丝, 而 b 是某企业的主页, 则这个主页发布的消息在这个粉丝这可能就完全看不见了.
所以, 为了保持现有粉丝的有效性, 企业必须经常发布一些互动活动来保持现有粉丝的活跃度, 否则千辛万苦弄来的粉丝都没意义了. 而同时为了把那些已经僵尸掉的粉丝挽救回来, 以及扩展新粉丝, 企业还是需要投放大量广告, 这样 Facebook 的广告业务就不会因为公共主页粉丝数变多而衰落, 整个公司也就能一直维持很好的盈利状况了. (最后这段有点阴谋论和职业敏感在里面, 大家看看就好)
参考资料
[zz] 译稿:当父母请求做你的Facebook好友
难得转一篇文章, 也还是转了, 下面是原始链接:
http://www.cnbeta.com/articles/51102.htm
—-分割线—-
当Matt Florian最近登录他的Facebook帐号检查他400多个好友的状态时,他发现了一个加为好友请求.
而这个请求竟然来自他的爸爸.这个蒙哥马利县舍伍德高中三年级的学生并没有惊慌,是的,他只是深深吸了口气,考虑他该如何处理这件事情.
他可以接受这个请求,当然他也可以忽略它.如果他接受,他可以选择他的爸爸只可以看到他的部分Facebook主页界面.但是他思考更多的是和你的亲属在Facebook上成为朋友意味着什么?
整个国家,在Facebook冲浪的用户都在思索着相似的问题.越来越多的父母都在Facebook上相继注册以跟上他们儿女的步伐.他们不仅和他们的儿女(在Facebook上)成为朋友(或试图成为朋友),他们同时还向儿女的朋友发送好友请求.
像Matt这样比较开放的,最终接受了父母的好友请求.但有些用户不然,他们在群组里面显露了他们的恐慌,他们谴责父母的侵入并且给出了如何识别和对付父母的几点提醒(到他们的电脑上删除他们的帐号,或者直接不加他们为好友).甚至有关专家也参与进来,阐明他们关于Facebook礼节的有关建议.
詹姆士*麦迪逊大学二年级学生,十九岁的Mike Yeamans在颇受欢迎的“No Parents on Facebook”群组里写道:“我不知道是否大家都有这样的经历,今天早上当我登录Facebook时发现一个新的好友请求,当我非常兴奋的点击链接, 我不敢相信竟然是我的爸爸,这很让人气愤.”
当Mark Zuckerberg 2004年创建Facebook时,它是作为大学生相互交流的一种方式而设计的.用户可以构建一个个人主页可以向他们同网络的人接受或发送好友请求.成为好友的用户可以在他们的网络上共用标签,发送信息甚至和朋友的朋友成为好友.它像一个很隐私的俱乐部,因为它只向有特定邮箱地址的用户开放(译者注:最初 Facebook只向邮箱有edu后缀的用户开放).
随着Facebook的受欢迎度日趋高涨,它的创始人就开始扩展它的用户群.2005年,它允许高中生进行注册.2006年它决定向大众开放,这引起了它最原始用户的抗议,为父母“入侵”Facebook写下前兆.
与此对立的,许多“禁止父母进入”的群组在Facebook上日趋流行.
Yeamans和他的一些朋友在2007年发起了“还大学本色,让父母远离Facebook”活动,他们可能只是做为一件乐事来做,但是有超过500人进行签名,每人还有一个被父母入侵的故事.
“当Facebook最初向公众开放时我妈妈就注册了一个帐号,当我拒绝她的好友请求时她很生气.”一个略显愤慨的同学写道.
一个Facebook群组甚至在网上向Facebook创建者写了请愿书,请求他改变当初的决定.
计算机信息系统专业的Yeamans写道:“我喜欢我的父母,但是我想将部分大学经历埋在心底,为了有一点自由我才选择了学校,现在发现好像我错了”
他说他的爸爸很固执.“我忽略了他的好友请求,但是他不停的尝试加我为好友.”
蒙哥马县Gaithersburg 高中17岁的学生Lily Goldberg表示和父母同在Facebook上是不可思议的,这就好像他们走进了我的卧室.
Sandy Spring的舍伍德高中让同学共享了许多关于父母在Facebook上的故事.有一个母亲比自己女儿花费更多时间和女儿的朋友聊天.甚至还有父母参加了 “friending frenzy”活动,这使他们的女儿感到恐慌.当被问及是否愿意接受父母的好友请求时,大多数学生表示拒绝.
当然Matt是个例外,Matt的爸爸Bob Florian,宣誓当他向Matt发送好友请求时他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想法.(他同时也是他15岁女儿Katie的朋友,但是这点他没有告诉任何人).
“我甚至告诉他们如果他们不愿意加我为好友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但是年长的Florian有一个合理的工作理由.他和他同在Grassroots公司工作的同事们,通过一个以D.C.为基础的社区政治运动我那刚落来得到他们客户的信息.在实施他的好友请求之前数月,他已经像打预防针一样询问他的儿女关于这个网站是如何运作之类的问题.
当提及人们在网上相互交往的各种方式时Bob Florian谈到:“每次有邀请时,我会说,做朋友真的很酷,好的,我会得到“暗送秋波”(译者注:和校内网上的打招呼是一样的)并且被邀请参加游戏.但是不像他们的开放的儿女,外出时我宁愿骑我的自行车.”
今天高速增长的Facebook用户群中大约有66,000,000人超过25岁.超过一半的用户不是在校生.这是否会影响Facebook的市场份额还需进一步观察.
对习惯于在网上分享他们一切的这一代来说,这些表现感觉有点古怪.位于芝加哥的伊利诺斯州大学的Steve Jones教授深层研究了数字文化,他表明父母和孩子们的世界有着明显的不同.
“许多他们想要隐私的并不是他们想要向陌生人隐藏的,他们只是不想让任何人知道,他们表示我并不在乎我不认识的人知道这些,但是我很在意和我亲近的人知道这些.”
对于一年前在Facebook注册15岁小女孩Taylor Janney来说,是否和她妈妈Karen成为朋友是没有选择的,这是她被允许上网的唯一方法.
“我的妈妈是我的第一个朋友,”她笑着说,“这样真酷,和妈妈成为朋友我不感动麻烦.”
Taylor的妈妈(Quince Orchard高中的一位老师)说,她在Facebook上获得了无限的乐趣.以前,她跟自己定了一条规矩,她不会和他自己的学生成为好友,但是令她惊奇的是,她的有些同学主动向她发送了好友请求.她第一节课的同学已经建立了他们自己的Facebook群,在那里他们可以交流课堂上发生的趣事.
位于Dominguez Hills的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心理学教授Larry Rosen,他同时是“Me, MySpace, and I: Parenting the Net Generation”的作者,表示家长是很想知道他们的儿女在网上都做了些什么,但是当他们的请求被拒绝时不应该感到懊恼.毕竟很多年轻人都将 Facebook当作他们自己的并觉得父母属于干涉他们的生活.他建议父母和他们的子女间设立规则,不仅仅关于年轻人在网路上的各种行为,还关于父母在网上的行为.
他表示可能有些父母不是单纯的为交朋友而请求加为好友.
尽管最初的恐惧,Yeamans还是修改了他关于父母加入Facebook的态度:“我表示让步,他们可以加入Facebook,但是我不会加他们为好友,就这样,有些事我不想让他们知道.”
尽管父母们以为自己已经成功加入,但是有一条应该注意,能登录和加入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同学们表示对隐私设置很茫然,当然还有周六狂欢的照片?这样隐私是不可能存在的.
翻译:龙轩@译言
作者:Lori Aratani